健康 保健品新闻 OTC新闻 医疗器械新闻 健康之路 减肥健身 微信营销 两性知识 美容护肤 日常调理 男女保健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医药新闻 (首页、列表、内容、搜索) 横幅广告
当前位置: 医药代理网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健康之路 » 正文

二胎孕妇临盆前被检查出孩子已停育2个月,儿子生下后一家人崩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27  浏览次数:67
核心提示:  2019年2月23日,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民医院中,一个孕妇和她的丈夫一起,正坐在妇产科走廊前等待产检结果。  还没有等多久,妇产科护士从医生办公室里出
  2019年2月23日,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人民医院中,一个孕妇和她的丈夫一起,正坐在妇产科走廊前等待产检结果。

  还没有等多久,妇产科护士从医生办公室里出来,随后急匆匆跑到了孕妇面前。

  护士问道:“你们就是刚刚检查的那对夫妻吗?”

  

  孕妇和丈夫点了点头,还没等他们询问有什么事,护士就急忙叫他们跟上。

  护士边走边焦急地说:“你们多久没来医院检查了?出大事了!”

  孕妇和丈夫心都凉了,他们害怕肚子里的孩子出了什么事,心都吊在了嗓子眼上。

  等医生办公室的门打开,医生开门见山:“你们孩子已经两个月没有发育了,生出来可能是个畸形。”

  眼前这对得知噩耗的夫妻是谁?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是否能够平安诞生?肚子里的孩子是否真如医生所言呢?

  “怀二胎减少产检”

  薛晓芳的邻居建议,她既然怀了孩子就多去医院检查,但薛晓芳却不以为意。

  这已经是她怀的第二个孩子了,薛晓芳说自己有经验,不按时去产检也没什么问题。

  她和丈夫薛锦豪都是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农村的人。

  丈夫薛锦豪是个网约车司机,而她则在幼儿园里当幼师。

  两人是同村人介绍的,但夫妻俩十分谈得来,交往半年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薛晓芳和薛锦豪在2017年春节期间结婚,婚后不到两个月,薛晓芳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薛晓芳怀孕后,她辞去了原本在幼儿园的幼师工作,专心在家养胎。

  因为是第一次做妈妈,薛晓芳十分紧张。

  她严格按照怀孕流程,定期产检,谨遵医嘱。

  在2018年1月底,薛晓芳在临县人民医院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小女孩。

 孕妇水中分娩全过程 对于生下女孩这件事,薛晓芳其实是有点失望的。

  因为她和丈夫都期待着生下男孩。

  

  然而孩子出生的喜悦冲淡了这种失落,薛晓芳看着女儿稚嫩的脸,眼里全是温柔。

  因为第一胎是顺产,在生产后四天薛晓芳就已经出院了。

  她和女儿回到家后,虽然丈夫家里人表面上表现得十分欢喜,但薛晓芳还是能隐约感受到他们的失望。

  因为在大多数农村家庭里,还保留着生男孩才能传血脉的想法,薛锦豪一家也不例外。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薛晓芳生下小孩的兴奋逐渐被冲淡。

  想要男孩的想法开始占据着她的全部心思,想来想去,薛晓芳决定拼一次二胎。

  

  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丈夫薛锦豪也比较支持。

  2018年7月,薛晓芳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已经有过怀孕经验的她一下子就猜出,自己多半是“又有了”。

  果然,在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薛晓芳,她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薛晓芳和丈夫一家都高兴坏了,他们期盼着肚子里的新生命。

  全家人都希望薛晓芳这一次能怀一个男宝。

  虽然没有科学依据,但家里人还是相信“酸儿辣女”、“尖肚子怀男宝、圆肚子怀女宝”这些说法。

  

  家里人把各种依据往薛晓芳身上套,全家人都说,这次肯定怀的是个小男孩。

  薛晓芳高兴坏了,她也更加期待肚子里的孩子。

  周围的邻居让薛晓芳按时去产检,但薛晓芳却没有听从邻居的建议。

  怀女儿的时候,薛晓芳准时准点去产检。

  常去医院搞得她十分疲惫,而且产检也没查出什么大毛病。

  女儿生下来十分健康,薛晓芳觉得这个冤枉钱可以省下来,只要隔两个月去检查一次就行。

  怀孕的女人性格都比较敏感,家里人也宠着薛晓芳,选择听从她的想法。

  

  然而没想到的是,因为图省事免去的产检,居然让薛晓芳一家惹上了“大麻烦”。

  “早产后虚惊一场”

  2019年2月23日,怀孕9个月的薛晓芳来到了临县人民医院做检查。

  然而医生却告诉薛晓芳:“你肚子里的羊水不多,孩子脑室增宽,心率也不稳。”

  “而且,孩子在你肚子里已经有两个月没发育了,相当于实际上只生长了七个月,生出来很有可能是不健全的。”

  听到这话的薛晓芳顿时慌了神,她连忙问医生,还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医生告诉薛晓芳,现在她肚子里的羊水已经不够了,呆在肚子里孩子也没法发育,必须尽快接生。

  薛晓芳的心像刀割一样,早知道宝宝会出事,薛晓芳一定不会免去以前的产检。

  但事情已经到了如今的地步,薛晓芳再怎么后悔也来不及了。

  她只能祈求孩子出生后健康无事,为了孩子,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她都可以。

  因为临县人民医院基础设施不够顶尖,医院不敢保证接生的顺利。

  薛锦豪便带着妻子来到了吕梁市里的大医院。

  

  在医院里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后,薛晓芳做好了准备,被医护人员推入了产房。

  生孩子的过程十分煎熬,不仅在于身体上,更多的是薛晓芳内心的煎熬。

  当听到降临的孩子发出第一声哭声时,躺在产床上已经精疲力尽的薛晓芳,第一句话就是问医生:“孩子没事吧?”

  医生告诉薛晓芳:“孩子生下来后全身都是斑点,情况看起来不容乐观。”

  但医生告诉薛晓芳,现在还不用慌,已经把她的儿子送到新生儿科做检查了。

  在生产后,薛晓芳的心一直吊在嗓子眼里。

  

  她和丈夫一直在关心着孩子,害怕孩子有什么不适。

  在检查后,医生告诉薛晓芳夫妻俩,孩子没什么大问题。

  这时候,紧张了好久的夫妻俩总算能够松一口气了。

  最终,生下来的果然是个男孩,夫妻俩将孩子取名为薛浩毅。

  薛浩毅的情况,比夫妻俩预想的好很多。

  新生儿科的医生说,薛浩毅的心跳正常,其他检查也没查出问题。

  之后薛浩毅被送到了保温箱,过了一个星期便被医院通知可以带回家了。

  “两岁多才发现儿子耳聋”

  薛浩毅回家时,薛晓芳已经出院回家了。

  丈夫薛锦豪去医院接的孩子,薛晓芳则在家里坐立难安,等着孩子回家。

  在薛浩毅回家后,薛晓芳总算抱到了这个让全家人担心的小孩。

  薛浩毅长得很可爱,眼睛圆鼓鼓地盯着薛晓芳,手还放在嘴里吮吸着。

  薛晓芳一下子就被孩子的可爱给迷倒了,她的眼里全都是薛浩毅,心里也是无边的喜悦。

  因为薛浩毅是早产儿,在出生前还被医生说过可能会畸形。

  

  全家人都对薛浩毅十分关心,尤其在他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上。

  薛浩毅的大脑和身体发育与其他小孩一样,身体也没有明显的畸形,这让家里人都松了口气。

  但同时,家里人发现,孩子一直不会说话。

  到了同龄小孩都会叫“爸爸妈妈”的年龄,但薛浩毅还是没有张过口。

  薛晓芳和丈夫都没有把这点放在心上。

  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孩子早产,所以发育得可能比别的孩子慢一点。

  

  等孩子年龄再大一些,应该就自然而然开口说话,没什么问题了。

  然而直到2021年5月,薛浩毅已经两岁零3个月,他还是一句话都没说过。

  薛晓芳和丈夫望穿秋水,都等不来孩子的一句“爸爸”、“妈妈”。

  这时候的薛晓芳才感觉到了着急,她忙带着孩子去做检查。

  2021年5月7日,薛晓芳带着薛浩毅来到了山西省儿童医院做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医生告诉她,孩子的听力有问题。

  薛晓芳不敢相信,她对丈夫说:是不是医院检查错了啊?

  

  因为不相信医院的检查结果,夫妻俩又把薛浩毅带到了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这个医院里,医生也告诉夫妻俩,孩子的听力有问题。

  这时候,夫妻俩才相信,孩子的听力居然真的受损。

  同时薛晓芳对孩子感到特别内疚,她觉得是自己的粗心害了孩子。

  在薛浩毅一岁的时候,薛晓芳就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

  在小孩身边突然说话,小孩基本上都会被惊到四处查看。

  然而他们在薛浩毅耳边讲话时,薛浩毅一直表现得很淡定。叫宝宝,薛浩毅也没有反应。

  

  那时候的薛晓芳认为,自己和丈夫都没有听力问题,女儿也是个很聪明的小孩。

  按道理自家的二宝应该没事儿。

  二宝的反常,可能就是他发育过程的迟缓导致的孕妇水中分娩全过程。

  然而在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他们才知道,这一切原来都是因为孩子压根听不到。

  夫妻俩对当初的不重视感到追悔莫及。

  同时为了救孩子,夫妻俩又带着薛浩毅来到了北京的大医院就医。

  检查结果显示:薛浩毅听力下降,双耳极重度耳聋。

  

  顿时,夫妻俩感觉天都塌了。

  他们之前都以为孩子没事了,又怎么能接受如今这个噩耗!

  “植入人工耳蜗,让儿子听到世界的声音”

  医院的专家建议给孩子做人工耳蜗。

  医生称,要想让孩子能够听见声音,目前只能靠人工耳蜗这一个办法。

  然而人工耳蜗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

  薛浩毅的两只耳朵都有问题,安上两侧的人工耳蜗大约要花费30万元。

  

  薛浩毅如今还不会说话,安上耳蜗还要去专门的康复学校进行培训,这里的费用还要20万左右。

  薛晓芳夫妻俩都来自农村家庭,如今一家四口的收入都靠丈夫跑网约车。

  他们根本拿不出钱来给孩子做治疗和安装人工耳蜗。

  然而儿子的病情不能耽搁,他们只能想方设法配合医生的治疗。

  薛晓芳夫妻俩经过了好几天时间,才能平静面对孩子耳聋的事实。

  在调整好心态后,他们开始四处奔走借钱。

  

  薛晓芳的亲戚们也都是些农村人,哪怕对方十分可怜薛晓芳一家,但能借出来的钱实在是很少。

  面对五十万的费用,薛晓芳和丈夫找遍了身边所有的人都只筹到十余万元。

  薛晓芳整日看着孩子以泪洗面,丈夫薛锦豪安慰她,总能找到办法的。

  好在最后车到山前必有路,在网络上大量好心人和朋友的帮助下,总算先将孩子做手术和买耳蜗的钱给勉强凑齐。

  在2021年6月25日早上八点半,孩子薛浩毅被推进了手术室。

  薛晓芳和丈夫薛锦豪手拉着手,两人坐在手术室外的走廊上。

  

  因为心里很紧张,薛晓芳总是询问丈夫,手术究竟能不能成功。

  丈夫薛锦豪安慰她:要相信医生,医生一定会治疗好孩子的。

  因为要做双侧的手术,手术时间比预估的要长一些。

  等薛浩毅推出手术室时,医生告诉夫妻俩,手术进行的很顺利。

  这时候夫妻俩因为紧张相握的手总算能够放开了,他们不断对医生表示着感谢。

  2021年7月底,在术后一个月,薛晓芳和丈夫带着孩子去医院给宝宝开机。

  当人工耳蜗开机的那一刹那,薛浩毅的眼睛都已经睁大了。

  

  这是薛浩毅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第一次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

  “教导孩子不忘恩情”

  在开机后的第二天,薛晓芳和丈夫就开始四处联系康复学校。

  2021年9月初,薛晓芳带着孩子来到了吕梁市的一家康复中心。

  虽然早产,但薛浩毅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很优秀。

  在2022年元旦回家时,薛浩毅已经能够叫爸爸妈妈了。

  康复医院的医生说,大约再过一年,薛浩毅就能够变得和同龄小孩没什么两样。

  

  等小浩毅满了六岁,他也能够上小学,去读书。

  2022年春节期间,薛浩毅第一次喊出了“爷爷”、“奶奶”。

  在座的亲朋好友都十分激动,他们封了很多红包和薛浩毅。

  薛浩毅还小,他并不能理解这些红包代表着什么。

  不过薛浩毅将红包全部抓在了手里,像抓扇子一样在面前扇风。

  看着孩子现在的样子,薛晓芳也十分感动。

  她看着孩子不由自主流下眼泪,丈夫薛锦豪抱着她,不停拍着她的肩膀安慰。

  

  薛晓芳十分感谢在治疗孩子过程中,伸出援手的好心人们。

  薛晓芳称,等孩子长大了,自己一定会向儿子讲述这件事。

  让孩子长大后,能够不忘恩情,并且回报好心人的善意。

  不管是不是二胎,怀孕时的产检都是不可避免的。

  抱着侥幸心理,那样很可能苦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孕妇水中分娩全过程
  

  来源:第一心理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医药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医药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