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模式作者 | 樱桃妈
本文由三甲医院主治医师、儿科医生廖世峨审核发布。
图片模式昨天,亲戚在家族群里扔了一张照片,瞬间炸了锅。打开一看,是一条“男孩喝鲜羊奶感染”的新闻。
我们家附近有个畜牧场,所以家人对牛奶羊奶格外在意。
图片模式起初,男孩家人以为是感冒发烧,可断断续续两个月都没好。到了医院一检查,感染了布鲁菌病,以后可能不育。
喝奶也会生病?
医生解释说,他喝的是生羊奶,这种病菌很容易在人畜间感染,生奶就是其中一种途径。
评论区有人说:好歹也要煮煮啊,怎么能喝生的呢。
图片模式看了这个说法,身在疾控中心的小姨急了:
根本不是煮熟的事儿!
“这种病发病很多,特别是农户,还有一些人追求生鲜牛羊奶,觉得比市面上卖的要纯正。其实并不是。”
她告诉我们,市面上的奶都是经过巴氏杀菌的,自己煮是达不到杀菌标准的。
这种病菌杀伤力大,存活时间长:
8℃条件下,布鲁菌在牛奶中可存活2天,
在冻肉中存活3周,
在山羊奶酪中可以存活长达3个月。
评论区也有现身说法,家人因为吃了农家自己做的鲜奶,疑似真菌感染不幸去世了。
图片模式所以,生牛羊奶即使煮过,也不要喝!
还有哪些食物不能生吃?
再给大家盘点盘点。
01
生吃毛蚶,易得甲肝
1988 年,上海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侵袭。从 1 月到 5 月,一共有超过 30 万人患病。
罪魁祸首,就是毛蚶。
毛蚶是一种生长在河口和海湾泥沙中的贝类,借助自身滤水系统呼吸和吃饭,吸附功能很强。
图片模式水质污染后,病毒就附着在具有强大吸附力的腮和消化腺里,就这样传染给了人类。
研究发现,毛蚶可以浓缩甲肝病毒 29 倍,在体内存活 3 个月。
医生说:85℃高温下,1 分钟就可杀灭甲肝病毒。所以,加热毛蚶或者其他贝类,彻底煮熟再吃,更安全。
02
木薯没煮熟,一家三口中毒
2020年1月的一天,广西南宁一位大爷从自家地里刨出5斤木薯。7 生吃螃蟹易得什么病 岁的小孙子吵着说饿,大爷没顾上削皮,忙把这些木薯拿去煮。
想着孙子着急吃,煮的时间也比平时短。
到了第二天凌晨,大家都开始头晕、呕吐。送到医院后,因为孙子吃的量过大,没能挽回生命……
图片模式引起这次食物中毒的,就是没有彻底煮熟的木薯!
木薯淀粉含量高,在两广地区很常见,但很多人不知道,木薯中含有亚麻苦苷,在酶或弱酸作用下,会分解成具有毒性的氢氰酸。
生吃或者吃未彻底煮熟的木薯,150—300 克就可致命。
图片模式《甄嬛传》里也有用木薯害人的情节。
华妃用木薯粉渗入马蹄粉里,导致温宜公主出现中毒症状,想嫁祸给甄嬛。幸亏端妃为甄嬛作证,才免于被陷害。
图片模式所以,吃木薯一定要削皮后彻底煮熟,弃汤后食用。
03
生吃螃蟹,肺吸虫感染
螃蟹几月最好吃?
当然是秋天!
去年9 月,浙江28岁小伙骆某和三个玩伴周末相约郊游,恰巧在小溪中抓到了七八只小螃蟹。
怎么处置这些螃蟹?
有人提议,这里水很清澈,没有污染,正值金秋9月,这些螃蟹应该很鲜美,不如吃掉。
图片模式于是,四人就这样在河边将这些螃蟹生吃了,吃完还意犹未尽。
几天后,其中两人出现发热、咳嗽、肚子疼等症状,经医院检测为肺吸虫感染。
另外两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恐慌,反而嘲笑先前的两人抵抗力弱。结果数天后,另外两人也出现相同症状,赶紧去医院。
果不其然,也中招了!
其中一人情况比较严重,不仅在肺部,在脑子里,也发现了肺吸虫囊性灶。
图片模式万幸的是救治及时,这四人均脱离了生命危险,没有留下后遗症。
秋天就要到了,很多人爱吃醉蟹醉虾。但是还是不建议生吃,或者给孩子吃生蟹生虾。
肺吸虫囊蚴易侵入淡水蟹和蝲蛄中。如果人在食用了未煮熟甚至是生的淡水蟹和蝲蛄,囊蚴生吃螃蟹易得什么病就会通过口感染,寄生在人脑部、脊髓、胃肠道和皮下组织等。
严重时,甚至会留下不可逆的后遗症!
图片模式醉虾醉蟹不会经过充分蒸煮,仅用盐腌制,或用醋、酒浸制,根本奈何不了肺吸虫。
所以,生螃蟹、醉虾醉蟹都最好别吃!
还有哪些不适宜生吃的食物?
荸荠、菱角、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土豆、茄子,特别是发芽的土豆。豆类、豆荚、豆芽……04
食物中毒的应急措施
第一、保管可疑食物。
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更明确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对症治疗。
第二、及时催吐。
可以用手指或者其他东西压孩子的舌头来刺激呕吐。
第三、正确导泻。
如果进食的食物超过了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生吃螃蟹易得什么病,需要及时进行导泻,通过排泄的方式减轻肠道对毒物的吸收。
第四、送医治疗。
通常需要采用洗胃或者灌肠等多种方法来尽快清理肠胃中的毒素。通过临床用药中和或者消解毒素。医疗机构有专业的生命支持系统可以应对食物中毒后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保住孩子生命。
素材来源:
《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快速处置》于维森、王伟栋、孙健平
《你是你吃出来的》夏萌
《张文宏说传染》张文宏
《传染病的文化史》洛伊斯·N· 玛格纳
—— End ——
图片模式作者:樱桃妈,儿童心理及身体健康研究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