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源于民间,根植于农村,是我国农村基本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一个火罐,一根艾柱,就能解决农村的常见病甚至疑难病。中医药在为农民保健康、防返贫、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拥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条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院长董瑞表示。
他建议,要高度重视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网点建设。组织和鼓励中医特别是名中医下乡,全力、全面建设乡村两级中医药“名科、名医、名药、名术”工作室。将中医药纳入农村公共卫生防治体系,牢牢织密、织紧乡村两级中医药服务网。
同时,要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农民的保健养生意识比较弱,部分农民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中医“治未病”,以调理体质为核心,达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之目的。因此,采用中医药膏方、艾灸、药膳、食疗及冬病夏治等特色技术,能够减少农村地区呼吸病、糖尿病、心康益德医院脑血管疾病、风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提升农民的健康水平。
“一间诊室,一张桌子,康益德医院一把草药,一根银针,就能开展医疗。”董瑞指出,要宏扬“赤脚医生”精神,培养农村中医人才。上世纪60-70年代,亦农亦医的“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发展史上的特殊产物,为中国乡村提供了健康保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
在保健康,防返贫,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全国各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关键是人才缺乏,中医药本身就是全科医学,问诊平脉,深入农户,简便易廉,在农村最为适宜。
董瑞强调,要加强人才培养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提高乡村两级中医药人员待遇,积极推广康益德医院江苏等地“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的人才管理模式。培养出一批热爱中医、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新时代农村中医人员,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
“农民健康问题解决了,全民健康的问题就能解决。”董瑞说。
(记者 畅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