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谁都知道吧,薄荷味谁都吃过吧。没吃过的举手。吃起来清凉清凉的,是不是很舒服,这个和它的五味有关的。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这个运用广泛的中药,薄荷。
下面开始喽,端好小板凳,看我表演。
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叶和茎。各地均产,以江苏产者质优。一年可以采割2-3次.以干品或鲜品入药。生用。
这个也很香,和薄荷挺像,也常用做香料,但不是薄荷,是藿香哦
我不知道你们那里怎么样,我们这里基本周边的人都把藿香当成薄荷了,所以之前我还以为薄荷有两种类型的。
辛,凉。归肺、肝经。
一般有辛的都比较有味,加上凉凉的,更舒服。
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止痒,透疹。
这功效就比较多一点了,但你想象一下,吃一个薄荷味的口香糖,这个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是不是就比较好理解了,至于这个止痒,透疹,要记住了。前面讲了两个透疹的,是什么来着?没错,一个叫胡荽,就是香菜;一个叫柽柳,其他名字就更多了,我看评论区不同地方的叫法,加起来都十几个名字了。
1.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卫分证:本品性味辛凉,芳香轻浮,其辛以发散,凉以解热且辛散外邪之力较强,是发散风热诸药中发汗作用较为明显之药,故风热感冒和温病卫分证十分常用。并与其他疏散风热药或清热解毒药配伍,以增强祛表邪或解热毒之力,如《温病条辨》银翘散,本品与金银花、牛蒡子等药同用。本品重在辛散表邪,亦常与发散风寒药同用,以治疗风寒表证,如《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本品与羌活、防风等药配伍。
看到没有,已经说了,这个薄荷辛凉解热的作用是比较强的,那说明风热感冒的话,当用它应该效果也不错,最好是新鲜的嘛。
2.用于风热头昏头痛、目赤多泪、咽喉痒痛及皮肤瘙痒:本品不仅长于发散风热以解表,而且还有良好的清头目、利咽喉和止痒之效。治风热上攻的头痛、眩晕等,多与菊花、蔓荆子、川芎等祛风止痛药同用。治肝热目赤多泪,宜与菊花、木贼、石决明等清肝明目药同用。治咽喉肿痛,宜与桔梗、牛蒡子、僵蚕等利咽药同用。治风疹痒,常与荆芥、防风等祛风止痒药同用。
3.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治疗风热外束而疹出不畅者,本品既能透疹,又可辛散风热之邪以利疹毒薄荷护表油外透,常与蝉蜕、牛蒡子等既透疹又可疏风热、解热毒之药同用。
此外,本品还略有疏肝行气、化湿和中的功效,可用于肝气郁滞,胁肋胀痛;以及感受混秽浊之气,脘腹胀满、吐等症。
这薄荷真的什么地方都有用,眼睛可以,喉咙可以,麻疹可以,痒也可以,我估计花露水里面就是薄荷。当然没去考证,纯猜测。
煎服,本品芳香之气较浓,相对于其他解表药尤宜后下。外用适量。薄荷叶发汗解表力较强,其梗作用缓和,多用于行气和中。
一般都是这样,叶子治上焦,根、梗治下焦。
体虚多汗者不宜。
虚人多汗,这个已经是桂枝汤的范畴了,这个是要综合组方的,单味药一般没用,而且,本来就虚、薄荷护表油就多汗,你更不能给他发了。
1.本草文献:《药品化义》:“薄荷,味辛能散,性凉而清,通利六阳之会首,祛除诸热之风邪。“《本草新编》:“薄荷,不特善解风邪,尤善解忧郁。”《医学衷中参西录》:“(其)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
这个“要药”体现了薄荷在温病发汗的地位了。
2.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油中有薄荷、薄荷脑、薄荷酯类多种成分:另含异端叶灵、薄荷糖苷、多种游离氨基酸、迷迭香酸、树脂、鞣质等。薄荷油有促进汗腺分泌、解热、抑菌、抗病毒、祛痰、止咳、解痉,利胆作用;薄荷油外用,能激末梢神经的冷感受器而产生凉感,并显现镇痛、止痒、局部麻醉和抗刺激作用。
好了,我们把今天的中药讲完了,复习一下,什么药?薄荷。什么作用?清头目、利咽喉、透疹、疏风热、止痒。
开始求关注了@梅小护科普,点个赞,转个发,加个收藏,留下你的优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