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止痒软膏——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的作用。
主要成分:本方由蛇床子、黄柏、白鲜皮、黄连、紫花地丁、苍术、花椒、地肤子、苦参、虎杖、萹蓄、茵陈、冰片组成。
适应症: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
用法用量:外用,一日3-4次,涂抹患处。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本品仅为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药品,应在医生确诊后使用。
七参连湿疹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消肿,祛风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三七、苦参、黄连、苍术、重楼、花椒、冰片、白鲜皮、炉甘石、甘草组成。
适应症:用于因风湿热毒瘀阻引起的湿疹渗出不多者。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敷患处,一日3-4次。
注意事项: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损处有溃烂、渗液者不宜使用。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油腻及腥发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
润燥止痒胶囊——具有养血滋阴,祛风止痒,润肠通便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何首乌、苦参、生地黄、桑叶、制何首乌、红活麻组成。
适应症: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热毒蕴肤所致的痤疮肿痛,热结便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2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患处不宜用热水洗烫。
祛风止痒口服液——具有养血活血,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赤芍、地龙、地肤子、防风、白芍、青蒿、甘草、苍耳子(炒)组成。
适应症:用于风热外袭所致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出现的皮肤瘙痒及过敏性鼻炎出现的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的缓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儿童酌情减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咨询医生或药师。
金蝉止痒颗粒——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金银花、蝉蜕、连翘、地肤子、黄芩、白芷、白鲜皮、栀子、蛇床子、地黄、青蒿、广藿香、苦参、龙胆、黄柏、甘草组成。
适应症: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夏季皮炎等皮肤瘙痒症状。
临床用药经验:
1、梁占捧,李舒通过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丘疹性荨麻黄蒲洁肤洗剂疹42例临床观察,得出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金蝉止痒胶囊治疗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的临床疗效。(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12):1315-1316.)
2、陈纯洲,舒新华,姚岚通过金蝉止痒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金蝉止痒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4):37-38.)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3次,饭后服用。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腥发等刺激性类食物;婴幼儿、脾胃虚寒者慎用;因肾病、糖尿病、黄疸、肿瘤等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应以治疗病因为主;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如出现口唇发麻应立即停药。本品不宜长期或反复服用。
黄蒲洁肤洗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黄柏、蒲公英、蛇床子、黄连、苦参、百部、土茯苓、白藓皮、虎杖、丹参、丁香、薄荷等16味组成。
适应症:用于湿热蕴结所致的妇女带下量多,色黄或呈泡沫状,气味臭秽;亦可用于湿疹,手足癣(水疱型)。
用法用量: 外用,洗浴、外擦或冲洗,一日1-2次。
1、带下病:可取本品适量外擦患部,或将装入适量药液的冲洗器送入阴道内直接冲洗(冲洗器用完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妥善保存,下次使用前再用开水冲洗一次)。
2、湿疹、手足癣:可取本品10ml加90ml温水,搅匀后洗浴,或直接用本品外。
注意事项:带下病患者经期、孕期妇女禁用。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皮肤破溃处禁用。治疗期间忌房事,配偶如有感染应同时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糖尿病所致的瘙痒不宜使用;带下伴血性分泌物,或伴有尿频、尿急、尿痛者,应去医院黄蒲洁肤洗剂就诊。
金松止痒洗液——具有清热祛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本方由金银花、松叶、白藓皮、千里光、大叶桉叶、黄芩、土茯苓、蛇床子、甘草组成。
适应症:用于成年女性外阴炎,湿热带下,外阴及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外用,取本品稀释5倍后,外阴或阴道抹洗或冲洗,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可用2个疗程。皮肤病患者可直接用原液涂抹患处,每日3-5次。
注意事项:经期、孕期妇女禁用。本品含少量乙醇,为减少刺激应稀释使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的食物。
蟹黄肤宁软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螃蟹壳、黄柏、苦参、昆布、蛤壳组成。
适应症:主治浅部皮肤真菌病(手、足癣,体癣,股癣)属湿热浸淫者。
用法用量: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
注意事项:1、本品禁与眼睛接触。2、本品不适用于湿疹、接触性皮炎、麻疹等病。
通过上述药物简介,我们来总结一下止痒中成药的特点,只有根据病因选对药品,对症下药,才能有最好的疗效。根据止痒作用分类,有祛风止痒类、养血行血类、燥湿止痒类、杀虫止痒类,也有2类作用兼有的中成药。具体用哪种,需要医生诊断后,辩证使用,因为止痒药物也有一定副作用。
欢迎关注@玥亮说药,喜欢的朋友欢迎转发、收藏备用,您的点赞是最暖心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