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肾虚精亏30种治疗不孕不育及妇科疾病中成药
1.定坤丹
【药物及作用】方中红参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鹿茸填精血,固摄冲任;益母草活血调经,行血散瘀;鸡血藤通脉暖腰膝;五灵脂散瘀止痛,配以红花、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芩、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茯苓、柴胡、乌药、砂仁、杜仲、干姜、细辛、川牛膝、肉桂、炙甘草等药,共奏滋补气血、调经舒郁暖宫止痛之功效。
药理实验表明,定坤丹有雌性激素样活性作用,可增加LH细胞数目,维持和延长LH细胞的正常功能,且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
【适应证】适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不孕症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0.5~1丸,1天2次,温开水或黄酒送下。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孕妇忌服。
【剂型和规格】蜜丸剂:每丸9g。
【方药来源】清•竹林寺僧《竹林女科证治》“补经汤”方加减而成,2010年版《药典》收载。
2.定坤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鹿茸入肝肾而填精血,补真阳、固摄冲任;阿胶养肝补肾,补血兼能止血;“四物汤”补血调经;黄芪、白术、茯苓益气扶脾,培补中气;洋参、麦冬、生地、龟甲养阴柔肝,益肾强骨;杜仲碳、川断补肝肾,壮筋骨通血脉。
辅以柴胡、香附、延胡索、肉桂、艾叶、五味子、佛手、陈皮、厚朴、丹皮、琥珀等药物,补气养血,舒郁调经。
【适应证】适用于气血两虚兼有郁滞的月经不调、经期紊乱、痛经、不孕症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40粒,每天2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忌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12g。小蜜丸剂:每100丸30g。
【方药来源】经验方。
3.麒麟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有制何首乌、墨旱莲、淫羊藿、菟丝子、锁阳、党参、郁金、枸杞子、覆盆子、山药、丹参、黄芪、白芍、青皮、桑椹以补肾填精,益气养血。
【适应证】适用于肾虚精亏,血气不足,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色不华,月经不调或不孕症见有上述症候者。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g,每天2~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慎服。服药后知觉口干多梦,可用淡盐水或蜜糖水送服,空腹服后如觉胃脘不适,可改为饭后服。
【剂型和规格】浓缩丸剂:每瓶60g。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4.艾附暖宫丸
【药物及作用】以香附调经止痛,四物汤补血、养冲任;黄芪益气扶阳;艾叶炭、肉桂、吴茱萸暖宫、温经、散寒、止痛;续断补肝肾强腰膝。诸药合用,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大部分药物具有镇痛、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松弛其紧张度的功能。方中主药艾叶具有抑制纤溶、参茸膏抗炎作用。香附具有提高痛阈、镇痛、松弛子宫平滑肌,抑制其收缩、弛缓其紧张度和抑菌作用,并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子宫虚寒、不孕症、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月经紊乱、闭经、痛经、宫颈炎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丸每次60粒,每天2~3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忌服生冷食物,避免受寒。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9g。水丸剂。
【方药来源】明• 龚廷贤《寿世保元》。
5.调经种子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有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丹参、黄芪、白术、砂仁、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郁金、木香、续断、龟甲(炒)、黄芩(酒炒)、萱草根(姜酒制),全方具有滋阴养血、温肾健脾、活血调经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药可改善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在促进着床及妊娠方面有积极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月经过多,久不受孕。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粒,每天2次。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4.5g。
6.女宝
【药物及作用】由人参、川芎、鹿胎粉、银柴胡、牡丹皮、沉香、吴茱萸、肉桂、延胡索、木香、香附、当归、海螵蛸、青皮、荆芥穗(炭)、炮姜、丹参、阿胶、泽泻、附子、甘草(炭)、桃仁、杜仲(炭)、牛膝、红花、豆蔻、鹿茸、茯苓、乳鹿粉、砂仁、白术等组成。以温肾壮阳为主,兼以理气通经、活血化瘀、温中止血,辅以补气血之品,使理气化瘀而不耗血,温肾壮阳而不伤阴;佐以清热利水药可缓和辛温药的发散。又能清血中伏热而益肾水。诸药配伍,可疏通经脉之瘀阻,温化脏腑之沉寒痼冷而回阳壮肾,缓解腰腹冷痛而促进生育。补气温中之品可健脾益气,配补血之品达到补气血、健脾益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功。
【适应证】适用于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型的月经不调、不孕症、少腹痛、盆腔炎、继发性闭经及月经前后、绝经前后诸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
【剂型和规格】胶囊剂:每粒0.3g。
【方药来源】研制方。
7.参茸鹿胎膏
【药物及作用】主要由杜仲、人参、化橘红、熟地黄、丹参、小茴香、益母草、桃仁、川芎、白芍、香附、莱菔子、白术、肉桂、当归、鹿茸、甘草、鹿胎一具等45味中药组成,功擅调经活血、温宫止带、逐瘀生新。
【适应证】适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四肢无力,子宫寒冷,赤白带下,久不受孕,骨蒸劳热,产后腹痛。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0g,每天2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剂型和规格】膏剂:每块2.5g。
8.八宝坤顺丸
【药物及作用】方以“四物汤”补气养血,调理月经;以四君子汤扶脾益气,增强生化之源;木香、橘红、砂仁、沉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益母草、牛膝、琥珀活血通经;黄芩清热。药理研究表明,本方主要能促进红细胞再生,加速网织红细胞的转变成熟过程。改善血循环障碍和调节子宫功能,缓解平滑肌痉挛,解痉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因血虚气滞引起的经、带、胎、产诸疾。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闭经、白带、先兆流产、产后腹痛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天2次,每次1丸。
【注意事项】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9g。
【方药来源】清•年希尧《集验良方》,原名坤顺丹。
9.嫦娥加丽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以淫羊藿为君药,补肾壮阳;臣以韭菜子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蛇床子、蟾酥温肾助阳;佐以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养血活血;人参益气补虚;薏苡仁健脾利湿。诸药配合,共奏补肾益气,养血活血调经赞育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促进性腺激素及男女性腺功能,兴奋子宫及抑制子宫的作用,使造血功能旺盛,并能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加血液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升高白细胞,并具有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肾阴虚损、月经紊乱、性欲减退、功能性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3~5粒,每天3次。
【注意事项】感冒患者忌服。
【剂型和规格】蜜丸剂:每粒0.6g。胶囊剂:每粒0.6g。
【方药来源】经验方。
10.龙凤宝胶囊
【药物及作用】本药由白附片、淫羊藿、黄芪、牡丹皮、冰片等药物组成,共奏补肾壮阳、养血强心、健脾益气、宁神益智之效。药理实验表明,能提高小鼠的游泳耐力和耐缺氧能力,参茸膏延长其在高温下的生存时间,能增加小鼠子宫及睾丸的重量,对性器官的发育有促进作用。还有镇静作用,能增加动物的心脑血流量,并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增强免疫能力,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和解聚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神经衰弱、性欲减退、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天3次,每次2粒,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后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现象。
【剂型和规格】硬胶囊剂:每瓶20粒。
【方药来源】研制方。
11.佳蓉片
【药物及作用】熟地黄、倒卵叶五加、菟丝子(制)、肉苁蓉(制)、枸杞子、女贞子(制)、附子(制)、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肉桂。共奏滋阴扶阳,补肾益精之功。药理实验表明,可提高受孕率。
【适应证】适用于肾阴阳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4~5片,每天3次。
【剂型和规格】基片重0.23g,一盒4×12片。
12.桂枝茯苓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桂枝温通血脉;芍药养血缓急以止腹痛;桃仁、牡丹破血祛瘀,消癥散结;茯苓健脾祛痰利水,以使水走痰行,共奏缓消症块的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血脉不通或血瘀有癥结积块之证,治疗妇女经期综合症、子宫外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不孕症以及乳腺肿块等妇科疾患。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
【注意事项】用于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者,需经医师诊断后服用,以免误用伤胎。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6g。
【方药来源】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13.月月舒冲剂
【药物及作用】方中肉桂温阳化瘀;丹参、红花、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木香、元胡理气止痛;当归有加强子宫收缩,促使瘀血排出或弛缓子宫痉挛而镇痛的双向作用,配以五灵脂全方共奏温经化瘀,理气止痛之功。药理实验证明,本药具有调节人体内分泌,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能抑制子宫内膜过量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Fa并调节至正常水平;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障碍,使病理性痉挛得以缓解和消除。本药对机体排卵等正常生理功能无任何影响,临床用药安全。
【适应证】适用于寒凝气滞血瘀痛经、月经不调、倦怠乏力、腰腹疼痛、不孕症,亦可用于慢性盆腔炎。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天2次,每次1包,开水冲服,于经前1周开始服用至经来3天后停服。病重者加倍。
【注意事项】经期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品,避免情绪紧张。
【剂型和规格】颗粒剂:每包10g。
【方药来源】研制方。
14.逍遥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疏肝,以养肝体,助肝阴,又防柴胡劫肝阴,为臣药。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祛湿、益气和中,扶土抑木,以滋化源,为佐药。薄荷辛凉轻薄,助柴胡疏肝散热,为佐使药。本方有顺肝条达之性,故名“逍遥”,诸药合用,肝脾并治,补疏共施,气血兼顾,共奏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之功。
【适应证】适用于肝郁脾虚所致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经前期综合征及不孕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9g,每天2次。
【注意事项】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剂型和规格】水丸:每瓶60g。
【方药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丹栀逍遥丸
【药物及作用】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用丹皮、栀子,取丹皮清血中之伏火,栀子擅清肝热,并导热下行。全方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疏肝清热调经。
【适应证】适用于肝郁血虚有热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吐衄、经前期综合征及不孕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9g,每天2次。
【剂型和规格】水丸:每袋6g。
【注意事项】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量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方药来源】明•薛已《内科摘要》。
16. 八珍丸
【药物及作用】本品以“四君子汤”及“四物汤”合成气血双补的基础方剂。党参健胃益气,地黄补血滋阴,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川芎行气活血,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补益气血。
【适应证】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四肢乏力,月经过多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g,每天2次。
【注意事项】本品为气血双补之药,性质较黏腻,有碍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胀痛,纳食不香,腹胀便溏者忌服。孕妇慎用。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剂型和规格】水丸剂:每100粒重10g。
【方药来源】明•薛已《正体类要》。
17. 八珍益母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以“八珍汤”补益气血,配益母草活血化瘀,诸药相伍,养血益气调经。本方具有兴奋全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升高肝糖原,提供机体较多的能量,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功能,平衡人体内环境。
【适应证】适用于妇女因血虚瘀阻而致的闭参茸膏经、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腰酸倦怠、不思饮食,体弱无力。
【用法和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g;水丸,1次6g。均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月经频繁且经量多者忌服。个别人服后出现红色皮疹,停药后即可迅速消失。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9g;小蜜丸剂;水丸剂;口服液。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18. 妇科十味片
【药物及作用】方中以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为主药;辅以气血双补的“八珍汤”补中益气、健脾护本、补血化瘀通经;大枣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共奏理气解郁补血调经之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归、芎、芍、地四药具有促进细胞免疫反应,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等作用。香附、元胡、赤芍能抑制子宫收缩,松弛平滑肌而具有解痉镇痛的功能。
【适应证】适用于气血两亏、肝郁气滞所致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无气滞者不宜使用。
【剂型和规格】片剂:每片0.27g。
【方药来源】经验方。
JS��H
19.左归丸
【药物及作用】本药是由六味地黄丸去“三泻”(茯苓、泽泻、丹皮),加枸杞子、龟版胶、鹿角胶、菟丝子、川牛膝而成,纯甘壮水,补而不泻。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方中重用熟地滋肾水,填真阴;枸杞子、山茱萸补益肝肾;山药健脾养胃阴;配以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版胶诸药合用滋肾水并养肝阴,补先天不忘后天,共奏补益肾水,滋养真阴之功。
【适应证】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肝肾阴虚月经不调及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9g,每天2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剂:每10粒重1g。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20.右归丸
【药物及作用】本药系由《金匮要略》肾气丸减去“三泻”(泽泻、丹皮、茯苓),加用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而成。方中重用熟地补肾填精,配合山药、萸肉、菟丝子、枸杞子、杜仲补肝肾,益精气,肉桂、附子温肾壮阳,鹿角胶补阳填精,当归温润养血,共奏温补肾阳,填精养血之效。诸药合用,阴中求阳,温肾填精,能补命门之火,使元阳得归其源。
【适应证】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肾阳虚月经失调及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9g,每天2次。
【注意事项】服药后偶可发生轻度便秘。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剂:每10粒重1g。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21.归肾丸
【药物及作用】菟丝子、杜仲、熟地黄、枸杞、山茱萸补肾益精以壮经源;当归、熟地黄养血活血,以益经本;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祛痰,以益经通髓;枸杞、山茱萸养血益肝阴,以利肝之疏泄。全方阴阳气血俱补,补而不燥,泻而不伤,补肾兼顾肝脾,益精不忘养血,共奏益血滋源之功。有实验研究表明:归肾丸降低卵巢早衰大鼠LH含量,升高雌二醇,具有延缓衰老和抗POF作用。临床试验证实:本方可提高多囊患者妊娠率。
【适应证】适用于肾水不足、腰酸脚软、血虚、头晕耳鸣及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9g,每天2~3次。
【注意事项】忌辛辣食物。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每丸9g。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22.调经促孕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鹿茸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淫羊藿、仙茅、枸杞子、覆盆子温补肝肾,养阴助阳;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寿胎丸)为治疗肝肾不足、胎元不固要方;黄芪、茯苓、山药、鸡血藤补肾健脾,益气养血,配以莲子(去心)、白芍、酸枣仁(炒)、钩藤、丹参、赤芍等药,全方共奏益肾健脾、养血调经、调节冲任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可增高靶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改善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厚度,同时还有兴奋卵巢,调节内分泌,促排卵及诱导排卵作用;鸡血藤、丹参、覆盆子、茯苓等可改善微循环,降低子宫血流阻力,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适应证】用于脾肾阳虚、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症见月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冷痛、经水日久不行、久不受孕、腰膝冷痛。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50丸,每天2次。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月经量过多者不宜服用。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剂:每100丸重10g. 自月经周期第五天起连服20天;无周期者每月连服20天,连服三个月或遵医嘱。
23.调经活血片
【药物及作用】本方当归辛散温通,补血活血,调理月经,香附芳香辛辛,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二药并用,活血行气,调经止痛。川芎、赤芍、泽兰、红花、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乌药、木香、吴茱萸、延胡索疏肝行气,温通气血。鸡血藤、熟地黄滋养阴血,菟丝子滋养肝肾,平补阴阳,白术补气健脾,滋生化源。主要合用,共奏养血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适应证】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5片,每天3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剂型和规格】片剂:每片重0.34g。
【方药来源】研制方。
24.归脾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补脾养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并补,重在补气但意在生血;补气养血药中佐木香以行气,补中寓散。
【适应证】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月经不调及不孕,症见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舌淡者。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
【注意事项】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方药来源】宋•严用和《济生方》。
25.六味地黄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重用熟地甘微温,滋阴补血,填精益髓,大补真阴,为壮水之要药;山茱萸酸涩微温,补肝肾,秘精气,肾气受益则封藏得度,肝阴得养则疏泄无虞;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以上三药以补肾为主,或兼补肝阴,或兼补脾阴,是为三补。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祛肾中邪水;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泻阴中伏火;茯苓补益心脾,淡渗利湿助山药以益脾,配泽泻以利水,以上三药为三泻。全方功用滋阴补肾。
【适应证】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8丸,每天3次。
【注意事项】不宜在感冒期间服用。
【剂型和规格】浓缩丸:每瓶200丸,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
【方药来源】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26.知柏地黄丸
【药物及作用】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盐炒)、黄柏(盐炒)。功用滋阴降火。
【适应证】适用于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膝酸软、遗精等症,有用于免疫功能亢进性不孕患者。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g,每天2次。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每盒6g× 6袋。
【方药来源】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滋阴八味丸。
27.桂附地黄丸
【药物及作用】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功用温补肾阳。
【适应证】适用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水肿、小便不利或反多,可用于治疗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性闭经、月经稀发及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
【注意事项】阴虚有火,阳亢者禁用。
【剂型和规格】浓缩丸:每瓶200丸。
【方药来源】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方。
28.归芍地黄丸
【药物及作用】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酒炒),功用滋肝肾,补阴血,清血热。
【适应证】适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之功能性月经不调及不孕症,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2~3次。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重9g。
【方药来源】清•《证因方论集要集》。
29.金匮肾气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药固肾益精,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桂枝、附子温肾扶阳,丹皮凉肝,泽泻、茯苓利水泄浊。本方在大队滋阴药中配入少量桂、附,意在微微生火,以鼓舞肾气,取“少火生气”之义。
【适应证】适用于肾气虚寒经水不调或不孕,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4~5g(20~25粒),每天2次。
【注意事项】忌厉欲,气恼。忌食生冷食物。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剂:每瓶装60g。
【方药来源】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30.补中益气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与黄芪合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君药升提下陷之气。
【适应证】适用于脾气虚弱或下陷引起的月经先期、崩漏或不孕、胎漏,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泄久痢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8~10丸,每天3次。
【注意事项】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
【剂型和规格】浓缩丸:每瓶200丸。
【方药来源】金•李东垣《脾胃论》。
#健康##健康科普排位赛##健康真相馆##湖南医聊超能团#@头条健康
【药物及作用】方中红参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鹿茸填精血,固摄冲任;益母草活血调经,行血散瘀;鸡血藤通脉暖腰膝;五灵脂散瘀止痛,配以红花、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芩、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茯苓、柴胡、乌药、砂仁、杜仲、干姜、细辛、川牛膝、肉桂、炙甘草等药,共奏滋补气血、调经舒郁暖宫止痛之功效。
药理实验表明,定坤丹有雌性激素样活性作用,可增加LH细胞数目,维持和延长LH细胞的正常功能,且有增强细胞免疫的功能。
【适应证】适用于气血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不孕症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0.5~1丸,1天2次,温开水或黄酒送下。
【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孕妇忌服。
【剂型和规格】蜜丸剂:每丸9g。
【方药来源】清•竹林寺僧《竹林女科证治》“补经汤”方加减而成,2010年版《药典》收载。
2.定坤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鹿茸入肝肾而填精血,补真阳、固摄冲任;阿胶养肝补肾,补血兼能止血;“四物汤”补血调经;黄芪、白术、茯苓益气扶脾,培补中气;洋参、麦冬、生地、龟甲养阴柔肝,益肾强骨;杜仲碳、川断补肝肾,壮筋骨通血脉。
辅以柴胡、香附、延胡索、肉桂、艾叶、五味子、佛手、陈皮、厚朴、丹皮、琥珀等药物,补气养血,舒郁调经。
【适应证】适用于气血两虚兼有郁滞的月经不调、经期紊乱、痛经、不孕症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40粒,每天2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忌食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伤风感冒时停服。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12g。小蜜丸剂:每100丸30g。
【方药来源】经验方。
3.麒麟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有制何首乌、墨旱莲、淫羊藿、菟丝子、锁阳、党参、郁金、枸杞子、覆盆子、山药、丹参、黄芪、白芍、青皮、桑椹以补肾填精,益气养血。
【适应证】适用于肾虚精亏,血气不足,腰膝酸软,倦怠乏力,面色不华,月经不调或不孕症见有上述症候者。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g,每天2~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慎服。服药后知觉口干多梦,可用淡盐水或蜜糖水送服,空腹服后如觉胃脘不适,可改为饭后服。
【剂型和规格】浓缩丸剂:每瓶60g。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4.艾附暖宫丸
【药物及作用】以香附调经止痛,四物汤补血、养冲任;黄芪益气扶阳;艾叶炭、肉桂、吴茱萸暖宫、温经、散寒、止痛;续断补肝肾强腰膝。诸药合用,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大部分药物具有镇痛、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松弛其紧张度的功能。方中主药艾叶具有抑制纤溶、参茸膏抗炎作用。香附具有提高痛阈、镇痛、松弛子宫平滑肌,抑制其收缩、弛缓其紧张度和抑菌作用,并具有雌激素样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子宫虚寒、不孕症、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月经紊乱、闭经、痛经、宫颈炎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丸每次60粒,每天2~3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忌服生冷食物,避免受寒。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9g。水丸剂。
【方药来源】明• 龚廷贤《寿世保元》。
5.调经种子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有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丹参、黄芪、白术、砂仁、香附(醋制)、延胡索(醋制)、郁金、木香、续断、龟甲(炒)、黄芩(酒炒)、萱草根(姜酒制),全方具有滋阴养血、温肾健脾、活血调经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药可改善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在促进着床及妊娠方面有积极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月经过多,久不受孕。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粒,每天2次。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4.5g。
6.女宝
【药物及作用】由人参、川芎、鹿胎粉、银柴胡、牡丹皮、沉香、吴茱萸、肉桂、延胡索、木香、香附、当归、海螵蛸、青皮、荆芥穗(炭)、炮姜、丹参、阿胶、泽泻、附子、甘草(炭)、桃仁、杜仲(炭)、牛膝、红花、豆蔻、鹿茸、茯苓、乳鹿粉、砂仁、白术等组成。以温肾壮阳为主,兼以理气通经、活血化瘀、温中止血,辅以补气血之品,使理气化瘀而不耗血,温肾壮阳而不伤阴;佐以清热利水药可缓和辛温药的发散。又能清血中伏热而益肾水。诸药配伍,可疏通经脉之瘀阻,温化脏腑之沉寒痼冷而回阳壮肾,缓解腰腹冷痛而促进生育。补气温中之品可健脾益气,配补血之品达到补气血、健脾益肾、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功。
【适应证】适用于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型的月经不调、不孕症、少腹痛、盆腔炎、继发性闭经及月经前后、绝经前后诸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
【剂型和规格】胶囊剂:每粒0.3g。
【方药来源】研制方。
7.参茸鹿胎膏
【药物及作用】主要由杜仲、人参、化橘红、熟地黄、丹参、小茴香、益母草、桃仁、川芎、白芍、香附、莱菔子、白术、肉桂、当归、鹿茸、甘草、鹿胎一具等45味中药组成,功擅调经活血、温宫止带、逐瘀生新。
【适应证】适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四肢无力,子宫寒冷,赤白带下,久不受孕,骨蒸劳热,产后腹痛。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0g,每天2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剂型和规格】膏剂:每块2.5g。
8.八宝坤顺丸
【药物及作用】方以“四物汤”补气养血,调理月经;以四君子汤扶脾益气,增强生化之源;木香、橘红、砂仁、沉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益母草、牛膝、琥珀活血通经;黄芩清热。药理研究表明,本方主要能促进红细胞再生,加速网织红细胞的转变成熟过程。改善血循环障碍和调节子宫功能,缓解平滑肌痉挛,解痉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因血虚气滞引起的经、带、胎、产诸疾。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痛经、闭经、白带、先兆流产、产后腹痛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天2次,每次1丸。
【注意事项】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9g。
【方药来源】清•年希尧《集验良方》,原名坤顺丹。
9.嫦娥加丽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以淫羊藿为君药,补肾壮阳;臣以韭菜子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蛇床子、蟾酥温肾助阳;佐以当归、川芎、赤芍、丹参养血活血;人参益气补虚;薏苡仁健脾利湿。诸药配合,共奏补肾益气,养血活血调经赞育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促进性腺激素及男女性腺功能,兴奋子宫及抑制子宫的作用,使造血功能旺盛,并能增加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加血液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升高白细胞,并具有维生素E和维生素C等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肾阴虚损、月经紊乱、性欲减退、功能性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3~5粒,每天3次。
【注意事项】感冒患者忌服。
【剂型和规格】蜜丸剂:每粒0.6g。胶囊剂:每粒0.6g。
【方药来源】经验方。
10.龙凤宝胶囊
【药物及作用】本药由白附片、淫羊藿、黄芪、牡丹皮、冰片等药物组成,共奏补肾壮阳、养血强心、健脾益气、宁神益智之效。药理实验表明,能提高小鼠的游泳耐力和耐缺氧能力,参茸膏延长其在高温下的生存时间,能增加小鼠子宫及睾丸的重量,对性器官的发育有促进作用。还有镇静作用,能增加动物的心脑血流量,并能促进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增强免疫能力,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和解聚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神经衰弱、性欲减退、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天3次,每次2粒,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后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现象。
【剂型和规格】硬胶囊剂:每瓶20粒。
【方药来源】研制方。
11.佳蓉片
【药物及作用】熟地黄、倒卵叶五加、菟丝子(制)、肉苁蓉(制)、枸杞子、女贞子(制)、附子(制)、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肉桂。共奏滋阴扶阳,补肾益精之功。药理实验表明,可提高受孕率。
【适应证】适用于肾阴阳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4~5片,每天3次。
【剂型和规格】基片重0.23g,一盒4×12片。
12.桂枝茯苓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桂枝温通血脉;芍药养血缓急以止腹痛;桃仁、牡丹破血祛瘀,消癥散结;茯苓健脾祛痰利水,以使水走痰行,共奏缓消症块的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血脉不通或血瘀有癥结积块之证,治疗妇女经期综合症、子宫外孕、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不孕症以及乳腺肿块等妇科疾患。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
【注意事项】用于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者,需经医师诊断后服用,以免误用伤胎。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6g。
【方药来源】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13.月月舒冲剂
【药物及作用】方中肉桂温阳化瘀;丹参、红花、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木香、元胡理气止痛;当归有加强子宫收缩,促使瘀血排出或弛缓子宫痉挛而镇痛的双向作用,配以五灵脂全方共奏温经化瘀,理气止痛之功。药理实验证明,本药具有调节人体内分泌,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能抑制子宫内膜过量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Fa并调节至正常水平;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障碍,使病理性痉挛得以缓解和消除。本药对机体排卵等正常生理功能无任何影响,临床用药安全。
【适应证】适用于寒凝气滞血瘀痛经、月经不调、倦怠乏力、腰腹疼痛、不孕症,亦可用于慢性盆腔炎。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天2次,每次1包,开水冲服,于经前1周开始服用至经来3天后停服。病重者加倍。
【注意事项】经期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品,避免情绪紧张。
【剂型和规格】颗粒剂:每包10g。
【方药来源】研制方。
14.逍遥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柔肝疏肝,以养肝体,助肝阴,又防柴胡劫肝阴,为臣药。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祛湿、益气和中,扶土抑木,以滋化源,为佐药。薄荷辛凉轻薄,助柴胡疏肝散热,为佐使药。本方有顺肝条达之性,故名“逍遥”,诸药合用,肝脾并治,补疏共施,气血兼顾,共奏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之功。
【适应证】适用于肝郁脾虚所致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经前期综合征及不孕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9g,每天2次。
【注意事项】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剂型和规格】水丸:每瓶60g。
【方药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丹栀逍遥丸
【药物及作用】在逍遥丸的基础上加用丹皮、栀子,取丹皮清血中之伏火,栀子擅清肝热,并导热下行。全方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疏肝清热调经。
【适应证】适用于肝郁血虚有热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吐衄、经前期综合征及不孕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9g,每天2次。
【剂型和规格】水丸:每袋6g。
【注意事项】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量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方药来源】明•薛已《内科摘要》。
16. 八珍丸
【药物及作用】本品以“四君子汤”及“四物汤”合成气血双补的基础方剂。党参健胃益气,地黄补血滋阴,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川芎行气活血,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补益气血。
【适应证】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四肢乏力,月经过多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g,每天2次。
【注意事项】本品为气血双补之药,性质较黏腻,有碍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胀痛,纳食不香,腹胀便溏者忌服。孕妇慎用。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剂型和规格】水丸剂:每100粒重10g。
【方药来源】明•薛已《正体类要》。
17. 八珍益母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以“八珍汤”补益气血,配益母草活血化瘀,诸药相伍,养血益气调经。本方具有兴奋全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升高肝糖原,提供机体较多的能量,改善垂体、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功能,平衡人体内环境。
【适应证】适用于妇女因血虚瘀阻而致的闭参茸膏经、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腰酸倦怠、不思饮食,体弱无力。
【用法和用量】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g;水丸,1次6g。均每天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月经频繁且经量多者忌服。个别人服后出现红色皮疹,停药后即可迅速消失。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9g;小蜜丸剂;水丸剂;口服液。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18. 妇科十味片
【药物及作用】方中以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为主药;辅以气血双补的“八珍汤”补中益气、健脾护本、补血化瘀通经;大枣补脾和胃、养血安神,共奏理气解郁补血调经之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归、芎、芍、地四药具有促进细胞免疫反应,抑制变态反应性炎症等作用。香附、元胡、赤芍能抑制子宫收缩,松弛平滑肌而具有解痉镇痛的功能。
【适应证】适用于气血两亏、肝郁气滞所致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无气滞者不宜使用。
【剂型和规格】片剂:每片0.27g。
【方药来源】经验方。
JS��H
19.左归丸
【药物及作用】本药是由六味地黄丸去“三泻”(茯苓、泽泻、丹皮),加枸杞子、龟版胶、鹿角胶、菟丝子、川牛膝而成,纯甘壮水,补而不泻。功用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方中重用熟地滋肾水,填真阴;枸杞子、山茱萸补益肝肾;山药健脾养胃阴;配以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版胶诸药合用滋肾水并养肝阴,补先天不忘后天,共奏补益肾水,滋养真阴之功。
【适应证】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肝肾阴虚月经不调及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9g,每天2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剂:每10粒重1g。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20.右归丸
【药物及作用】本药系由《金匮要略》肾气丸减去“三泻”(泽泻、丹皮、茯苓),加用鹿角胶、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当归而成。方中重用熟地补肾填精,配合山药、萸肉、菟丝子、枸杞子、杜仲补肝肾,益精气,肉桂、附子温肾壮阳,鹿角胶补阳填精,当归温润养血,共奏温补肾阳,填精养血之效。诸药合用,阴中求阳,温肾填精,能补命门之火,使元阳得归其源。
【适应证】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肾阳虚月经失调及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9g,每天2次。
【注意事项】服药后偶可发生轻度便秘。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剂:每10粒重1g。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21.归肾丸
【药物及作用】菟丝子、杜仲、熟地黄、枸杞、山茱萸补肾益精以壮经源;当归、熟地黄养血活血,以益经本;山药、茯苓健脾益气,渗湿祛痰,以益经通髓;枸杞、山茱萸养血益肝阴,以利肝之疏泄。全方阴阳气血俱补,补而不燥,泻而不伤,补肾兼顾肝脾,益精不忘养血,共奏益血滋源之功。有实验研究表明:归肾丸降低卵巢早衰大鼠LH含量,升高雌二醇,具有延缓衰老和抗POF作用。临床试验证实:本方可提高多囊患者妊娠率。
【适应证】适用于肾水不足、腰酸脚软、血虚、头晕耳鸣及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9g,每天2~3次。
【注意事项】忌辛辣食物。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每丸9g。
【方药来源】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22.调经促孕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鹿茸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淫羊藿、仙茅、枸杞子、覆盆子温补肝肾,养阴助阳;续断、桑寄生、菟丝子(寿胎丸)为治疗肝肾不足、胎元不固要方;黄芪、茯苓、山药、鸡血藤补肾健脾,益气养血,配以莲子(去心)、白芍、酸枣仁(炒)、钩藤、丹参、赤芍等药,全方共奏益肾健脾、养血调经、调节冲任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淫羊藿可增高靶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含量,改善宫颈粘液及子宫内膜厚度,同时还有兴奋卵巢,调节内分泌,促排卵及诱导排卵作用;鸡血藤、丹参、覆盆子、茯苓等可改善微循环,降低子宫血流阻力,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适应证】用于脾肾阳虚、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症见月经后错、经水量少、有血块、行经小腹冷痛、经水日久不行、久不受孕、腰膝冷痛。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50丸,每天2次。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月经量过多者不宜服用。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剂:每100丸重10g. 自月经周期第五天起连服20天;无周期者每月连服20天,连服三个月或遵医嘱。
23.调经活血片
【药物及作用】本方当归辛散温通,补血活血,调理月经,香附芳香辛辛,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二药并用,活血行气,调经止痛。川芎、赤芍、泽兰、红花、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乌药、木香、吴茱萸、延胡索疏肝行气,温通气血。鸡血藤、熟地黄滋养阴血,菟丝子滋养肝肾,平补阴阳,白术补气健脾,滋生化源。主要合用,共奏养血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适应证】用于月经不调,行经腹痛。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5片,每天3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剂型和规格】片剂:每片重0.34g。
【方药来源】研制方。
24.归脾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补脾益气,当归、龙眼肉补脾养血。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并补,重在补气但意在生血;补气养血药中佐木香以行气,补中寓散。
【适应证】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月经不调及不孕,症见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舌淡者。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
【注意事项】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方药来源】宋•严用和《济生方》。
25.六味地黄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重用熟地甘微温,滋阴补血,填精益髓,大补真阴,为壮水之要药;山茱萸酸涩微温,补肝肾,秘精气,肾气受益则封藏得度,肝阴得养则疏泄无虞;山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以上三药以补肾为主,或兼补肝阴,或兼补脾阴,是为三补。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祛肾中邪水;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泻阴中伏火;茯苓补益心脾,淡渗利湿助山药以益脾,配泽泻以利水,以上三药为三泻。全方功用滋阴补肾。
【适应证】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等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8丸,每天3次。
【注意事项】不宜在感冒期间服用。
【剂型和规格】浓缩丸:每瓶200丸,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g。
【方药来源】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26.知柏地黄丸
【药物及作用】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盐炒)、黄柏(盐炒)。功用滋阴降火。
【适应证】适用于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膝酸软、遗精等症,有用于免疫功能亢进性不孕患者。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6g,每天2次。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每盒6g× 6袋。
【方药来源】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滋阴八味丸。
27.桂附地黄丸
【药物及作用】即六味地黄丸加附子、肉桂。功用温补肾阳。
【适应证】适用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水肿、小便不利或反多,可用于治疗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性闭经、月经稀发及不孕症。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8丸,每日3次。
【注意事项】阴虚有火,阳亢者禁用。
【剂型和规格】浓缩丸:每瓶200丸。
【方药来源】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肾气丸方。
28.归芍地黄丸
【药物及作用】即六味地黄丸加当归、白芍(酒炒),功用滋肝肾,补阴血,清血热。
【适应证】适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之功能性月经不调及不孕症,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天2~3次。
【剂型和规格】大蜜丸剂:每丸重9g。
【方药来源】清•《证因方论集要集》。
29.金匮肾气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山药固肾益精,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桂枝、附子温肾扶阳,丹皮凉肝,泽泻、茯苓利水泄浊。本方在大队滋阴药中配入少量桂、附,意在微微生火,以鼓舞肾气,取“少火生气”之义。
【适应证】适用于肾气虚寒经水不调或不孕,症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4~5g(20~25粒),每天2次。
【注意事项】忌厉欲,气恼。忌食生冷食物。
【剂型和规格】水蜜丸剂:每瓶装60g。
【方药来源】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30.补中益气丸
【药物及作用】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与黄芪合用增强补中益气之功;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君药升提下陷之气。
【适应证】适用于脾气虚弱或下陷引起的月经先期、崩漏或不孕、胎漏,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泄久痢等。
【用法和用量】口服:每次8~10丸,每天3次。
【注意事项】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使用。
【剂型和规格】浓缩丸:每瓶200丸。
【方药来源】金•李东垣《脾胃论》。
#健康##健康科普排位赛##健康真相馆##湖南医聊超能团#@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