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但有效的廉价药为何从市场消失了
一药难求的情况下,甚至有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一盒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9元,但黄牛的售价超过了4000元,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
ACTH在国内只有上海医药集团旗下的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这一家公司生产,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原本适用于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胶原性疾患,市场需求一直不大。
第一生化药业通常是按照产品的整体计划,采用间歇性生产方式,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量生产,2013年产销量不足2万支。但由于ACTH又被发现是能够有效控制、缓解婴儿痉挛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并且在这一领域没有可替代药物,从2014年开始,产品的市场需求量猛增,上海医药曾紧急组织生产3万支,但依然供不应求。
“黄牛卖得那么贵,但对我们企业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上海医药总裁左敏说。他表示,一盒ACTH的生产成本接近35元,但售价才不到4元,上海医药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一直是本着社会责任亏损生产的,一年就要损失好几百万。
没有利润空间是廉价药消失的最主要原因。在我国现有药品定价与招标体系下,一旦药品以低价招标并定价,进入医保支付体系无法根据市场情况改变价格,从上游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再到销售终端医院,都会因为缺乏利润而失去生产销售廉价药的动力。
西地兰,通用名为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是一种快速强心药,是抢救时的救命药。而这种药从2009年起就出现了供货量不稳定的情况,目前国内拥有西地兰生产批文的药企共有5家,但实际上从几年前起,就只有上海旭东海普药业一家公司生产了,而且也是亏损生产。
“因为原料问题,我们已经停产好几年了,库存早没了,目前也没有再生产的打算。”拥有生产批文的复星医药集团旗下上海朝晖药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西地兰的原料是一种植物,但由于售价太低,上游农民缺乏种植积极性,导致近年来产量越来越少,出现原料稀缺的情况。而且这又反过来导致了原料价格越来越高,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
“有些稀缺药品的原料供应商甚至还会奇货可居,囤积原料,进一步抬高了原料价格。而有的药企为了能中标,甚至会采取低于成本价的价格进行招标,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而一旦竞标价定下来,企业也只能向上压缩成本。有些企业压缩不了,要么亏损倒闭,要么就干脆不生产了。”上述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界面新闻记者还了解到,一盒规格为2ml*5支的西地兰,旭东海普药业2014年卖给药品销售企业的出厂价为15.65元,而零售价仅为18元,平均每支3.6元。对药品销售终端来说,这其中的利润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
事实上,由于中国“以药养医”的模式还未被破除,对医院来说,廉价药也并不受欢迎。医院的药品价格是在药品中标价基础上最多增加15%,这意味着药品中标价越高,留给医院的利润空间也越大。对于一些疗效还能被替代的廉价药来说,医院也更倾向于开售价更高的药品处方,这也是部分以前常见的低价药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
为了让政府定价的药品步入市场化轨道,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此前由政府控制的2700余种定价产品开放价格,交由市场调节,仅有40多种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仍实行政府管制定价。
“国家政策出台后,我们会进行适当地调整,逐步提高ACTH的价格。药企需要兼顾利益和社会效应,但从根本上讲,尤其是紧缺药品,如果长期低价销售,让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一些小型的药企更难以承受。把价格适当地提上去,才能保证足够的供应。”左敏表示。
在开放药价政策出台后,稀缺的廉价药地高辛就从原来的1瓶6.7元暴涨近10倍,零售终端先于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风向调整了价格。
不过,很多廉价药针对的疾病本身患者人数稀少,国家通常采取定点定量的生产方式,也很难充分通过市场调节。
如果一些廉价的“救命药”完全交给市场调节,以至于病人买不起药,问题同样不能忽视。
事实上,美国也面临过部分廉价救命药短缺的问题,对此美国政府建立了稀缺药品储备库,并且指定一些非盈利性药厂来保障供应。
中国早在1997年就出台了《国家医药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然而储备药品的计划与目录现在看来太过老旧,一些规定在实际执行中也存在问题导致企业并不能很好地执行。
因此针对稀缺有效的廉价药,业内一直呼吁政府完善药品收储制度,定点生产并直接采购部分稀缺药物,还可对一些品种予以补贴,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来平衡企业收益,保证患者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