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药有哪些 抗炎药和消炎药的区别
抗炎药物的种类是非常多样化,但还是应该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才可以让自己的病症好转的速度变得更快一些,尽可能的不要去服用抗生素之类的药物,最常见的就是布洛芬,阿司匹林,这两种药物都是见效很快,只需要服用一到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感觉到自己的炎症逐渐消退。
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很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水杨酸类:最常用的是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它的疗效比较肯定,但副作用也十分明显。阿司匹林的制剂多为肠溶片,用于解热镇痛时,一般每次0.3~0.5克,每日3次,饭后口服。用于抗风湿时,每日3~4次,每次 1.0—1.5克。要密切注意其副作用,比如该药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因此连续一周服用可能会有出血现象。
(2)丙酸类:市场常见的品种有:布洛芬、芬必得、萘普生等。芬必得是布洛芬的缓释剂,该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易于接收。萘普生的半衰期较长,为14~16小时,每日服用1~2次即可。用法为:布洛芬每次0.4~0.6克,每日3次;芬必得每次0.3~0.6克,每日2次;萘普生每次0.5~0.75克,每日1~2次。
(3)吲哚类:有吲哚美辛(消炎痛)、奇诺力(舒林酸)等。此类药物抗炎效果突出,解热镇痛作用与阿司匹林相类似。本类药中,以消炎痛抗炎作用最强,奇诺力的肾毒性最小。用法:消炎痛每日口服3次,每次50毫克;奇诺力每日2次,每次0.2~0.4克,老年人及肾功能不良者应列为首选。
(4)灭酸类:有甲灭酸、氯灭酸、双氯灭酸和氟灭酸等。临床上多用氟灭酸,每日3次,每次0.2克。
(5)乙酸类:以双氯芬酸钠,即扶他林为最常用。用法:每日3次,每次50毫克。它不仅有口服制剂,还有可以在局部应用的乳胶剂以及缓释剂,可以减轻胃肠道副作用。它的疗效肯定。
(6)喜康类:有炎痛喜康等,因其副作用很大,已很少使用。
(7)吡唑酮类:有保泰松,羟基保泰松等。本药因毒性大,也已很少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是与激素相对而言的,这一类药物其化学结构中缺乏激素所具有的甾环,故而得名。它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一线药物。对于一些风湿性疾病,如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及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等是首选药物。
炎症其实是我们身体受到损伤时,身体的一种应激的防御反应。炎症是我们身体里一种基本的病理反应,一般表现为红肿,痛痒,流脓等。当炎症比较严重时,我们就需要服用相应的药物,来消除炎症。那么我们常听到的抗炎药和消炎药是一样的吗?
消炎药与抗炎药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药物,应对症使用。然而有妈妈反映,不太清楚消炎药和抗炎药的区别,时常将它们混淆使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它们的区别。
消炎药按照医学规范,应该称为抗菌药。它是指能直接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繁殖的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首选药,如肺炎、气管炎、肠炎等。它可直接作用于引起炎症的细菌,通过直接杀灭病原菌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来发挥疗效。
抗炎药是用于治疗组织受到损伤后所发生的反应炎症的药物。抗炎药有两大类:一类是甾体抗炎药,另一类是非甾体抗炎药即医疗实践中所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
抗炎药是指直接对身体内的炎症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就属于这类药。由于炎症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反应,会有局部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表现,而抗炎药的效应就是能改善红、肿、热、痛、机能障碍等症状,但其本身并没有抵抗细菌的作用。
消炎药的作用是针对细菌的治疗,抗炎药是缓解炎症反应带来的身体局部症状。无论使用哪种药,都应依据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遵照医嘱使用。滥用药物则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以及过敏反应、二重感染甚至毒性反应等不良后果。
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最后经肾脏排出体外,因此所有的药物包括消炎药都会加重肝脏、肾脏的负担,经常服用会损害肝脏、肾脏的功能,因此药物不能乱服用。